宋柏誼報導

文/宋柏誼
標題:發掘地方創生力量 研考會作為幕後推手
每週二舉行台中市府市政會議,研考會主委劉彥澧今針對地方創生議題做專案報告,強調過去四年爭取中央預算超過2億元,計畫輔導共6區,目前更有4區正在輔導中,報告中劉彥澧以日本為推動的時空跟背景為起頭,由於高齡化、少子化跟城鄉差距,所以日本早在多年前就開始輔導創生計畫,他接著侃侃而談台中市的推動進程,更從各區發展當主題,盼望能在少子化的現在,利用公私力量整合,把每區變成自給自足的創生亮點。
劉彥澧在會中指出,研考會作為協調的專案管理平台,也協助公所找尋本身所需要的的創生DNA,最終希望讓地方能夠自給自足,而非只拿中央的補助計畫,而研考會團隊對於東勢、大甲、清水、梧棲、沙鹿、龍井及大肚,進行45次田野調查,4場共識會議、6次專家輔導、完成1案的地方創生計畫,(期間並輔導梧棲海口腔協會、西區民生路老宅56-3成功爭取相關補助)。
劉彥澧舉例,石岡區連續第三年舉辦熱氣球嘉年華,點燃全臺灣民眾對熱氣球的熱情,為期三天的活動,讓石岡湧入數十萬人潮,只為爭睹熱氣球所帶來的異國風情,也讓這個沉寂已久的小山城打響名號,讓世人發現除了當地著名石岡水壩以外的另一種面貌。石岡區提出「綠廊軸心 石岡再生」計畫,塑造「東豐鐵馬綠廊道」的低碳旅遊品牌意象,深化觀光旅遊深度,提升居民生活品質,同時致力於改善區域農產集散與轉運需求,透過公私部門合作,創造地區亮點特色與促進產業發展。
劉彥澧也提到如大安區以大安品牌推動產業創生新軸線為題,設定提升在地農產價值、三生環境建置與在地人文發展等三大主軸,發揚在地品牌與創造就業機會。東勢區則以「永續力–城鄉連結生態農業計畫」為題,整合在地生產者合作,推動友善生態生產、產品開發、服務優化與文化梳理傳承,促進在地關係人、業者間交流與合作,提升在地產業價值。
劉彥澧盼望能夠打造屬於在地的品牌,進而被關注、重視跟看見,未來更會持續協助在地品牌並達到永續發展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