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協力進行式 台中地方創生新亮點

虛擬海線少女行銷在地&音樂人回鄉打造浮現祭吸引三萬人

微光煦煦的下午,採訪記者走進研考會主委劉彥澧辦公室,望入眼簾的是展示櫃上吸睛的海線少女動漫精裝本及大安生產的地酒禮盒,這些都是台中地方創生的推動成果。

AI海線少女行銷在地 帶動國際觀光商機

    海線的地方創生亮點之一「海線少女」,是由在地青年所創造出的虛擬人物,其分別是代表清水區的「小清」、沙鹿區的「璐醬」及梧棲區的「梧醬」,透過三位主角的海線冒險故事來介紹地區的特色景點及美食,自110年行銷至今已擁有不少的粉絲愛戴。

    主委劉彥澧說,網路虛擬角色能吸引年輕族群目光,例如透過影片介紹高美濕地及周邊景點串聯,背後的推手正是5位20多歲的在地青年,他們創立國際IP角色,盼望讓國際觀光客更能瞭解台中海線之美,進而創造在地創生的觀光契機。

    「海線少女」不定期更新自己拍攝的影片,有時出場也以日語介紹,目的是讓喜歡台灣的日本遊客更進一步了解台灣,進而帶動觀光人潮,而且有許多日本地名跟台灣地名相同,如清水、日南等,讓日本人感受相當親切,團隊透露,確實已經有不少日本網友成為粉絲了。

    劉彥澧表示,有感於地方創生要能永續發展,「人」是成功關鍵因素,為此,本市地方創生採「雙軌推動」策略,第一軌是配合中央政策推動,市府於109年成立了專管平台,輔導各區提出計畫與中央對接,申請中央資源挹注。第二軌為自112年起,市府委託台灣觀光地方創生協會盤點地方特色,透過不斷與地方團隊凝聚共識並適時提供資源協助,協助建立可永續的創生策略。當中也多次跟海線少女團隊互相分享經驗,激盪出不同火花,「海線少女」的成功並非偶然,其背後更體現了市府近年來積極推動地方創生的努力與影響。 

地方創生需要長時間的孕育 猶如母親陪伴孩子成長

    「我在家鄉從事地方創生工作,是一份榮譽的使命」台灣觀光地方創生協會秘書長也是台中人的盧鈺婷說,一年半來召開多場共識會議、跨區邀集百工百業的地方業者,陪伴他們從初探概念、認識彼此到瞭解政府政策計畫、遇到挫折時互相鼓勵打氣,就像是媽媽陪伴孩子長大一樣,需要的是長時間的孕育。

研考會與台灣觀光地方創生協會共同合作,透過公私協力結合,深入城鄉訪視超過75個地方單位,每個單位的需求都要「因材施教」,這些日子以來盧鈺婷把自己身上的精力全部投注在台中城鄉發展上面,發現台中的地方創生模式相當多元,有機農業、低碳旅遊或是音樂文化等都具有深厚的生命力。

    另一個地方創生亮點,台中在地清水人的陳信宏(老諾)「浮現祭」音樂盛事,透過音樂結合地方創生,長年孕育音樂人才並結合地方傳統舞蹈,連續5年舉辦具地方特色的大型國際音樂祭,該活動與當地美食店家、宗教中心紫雲巖廟宇合作,113年活動吸引近三萬位樂迷朝聖,為當地帶來龐大觀光效益及商機。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