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議會有如番邦 媒體採訪權蕩然無存

                 何吉祥 2011

  自從出版法廢止,報禁解放後,媒體百花齊放,百鳥爭鳴,言論似乎自由了,但自由的代價卻是媒體地位一落千丈,媒體在競爭生存壓力下,無法凝聚力量,各自為政的結果是被黑金勢力各個擊破,在舊台中市議會時代,某些表現較為突出的媒體,仍能享有表面的尊榮,到了新台中市議會的當前,不知是議長張清堂無心議政,還是舊台中縣議會的文化使然,媒體的尊榮感幾乎蕩然無存。

  在一黨專政的報禁時期,市府總預算暨重要人事,除須經黨部同意外,也須媒體沒有意見才能正式在議事堂審議或發佈人事命令,當時的媒體何等尊榮,即使在黨禁、報禁解除後,媒體的影響力日落西山,但是在議會開議期間,仍然享有與議員同步獲得議事資料的待遇,但是新議會成立後,媒體似乎成為孤兒,一切都要各憑本事,不但無法與議員在議事進行中,同步獲得議事資料,甚至連預算書都沒有為媒體準備,令不少舊台中市的媒體相當錯愕,他們不知道市議會是害怕資訊太公開難以做手腳,還是本來就不重視媒體?

  除了議事資料的獲取不同往昔外,各委員會審查預算,部分委員會有安排少得可憐的記者席,大部分委員會連記者席都免了,某些委員會備有議員委員的名銜牌,供官員暨媒體認識,感覺上還蠻窩心,某些委員會則僅備委員名銜座位,到底某委員某議員?要讓官員暨媒體玩猜謎遊戲,尤其總預算的實質審查在各委員會,而各委員會同步審查,媒體分身乏術,顧此失彼,市議會似乎在有意無意間,促進媒體的合縱連橫,使媒體在未來可能不得不團結是力量,在分工合作下,對市議會不知是福是禍?

  在議會聯席審查或大會時,媒體集中在小得可憐的記者席,與寬廣的議員席相對比,不少媒體都懷念起舊台中市議會寬廣的記者席,不但議場狀況一目了然,茶水點心的供應與議員同步,議員們串門子聊理念亦相當方便,這種表面的尊榮,到了有如番邦的新台中市議會,似乎都已經不存在了,媒體難道不應自強嗎?

  有部分媒體指出,媒體在議會的窘狀,可能與雙秘書長制有所關聯,由於議長張清堂不耐繁雜庶務,議會行政都委由秘書長負責,而市議會現況的秘書長,有已退休的前秘書長蔡文雄仍以議政顧問名義繼續執行秘書長職務,另有原機要秘書,議員吳瓊華的先生陳健楷代理秘書長,在雙頭馬車之下,議會行政人員都不知何去何從,在自顧不暇之下,如何能顧到媒體的採訪權益?即使為媒體專設公共關係組,亦無濟於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