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第二期用地  市價有相當落差

                何吉祥 2012.01

  訂價每坪六萬九千元的台中市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第二期用地,因與市價有相當的落差,即使對買者有某些附帶條件,但仍可說是現買現賺,造成未賣先轟動的現象,但由於二期僅有四十二個坵塊單元,而三月九日的出售說明會竟有六百餘廠商參加,可見僧多粥少,有意願的廠商都必須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嚴重扭曲了市府以廉價獎勵產業投資設廠的良法美意,證明﹁地價﹂的訂定,影響層面確實非常廣泛。

  以總統、立委選舉前,立法院所通過的土地法修正案為例,該修正條文為﹁應由需用土地人依市價與所有權人協議﹂,也就是過去政府徵收公共設施用地,習以為常的公告現值加四成的方式,已成昨日黃花,未來都必須依市價徵收,但市價的標準在那裡?用地機關如何與地主取得協議?已成為用地機關與地政單位的大問題,但由於施行日期暨施行細則尚未公佈,目前仍呈現渾沌的狀況,不過已影響到公共設施用地的徵收時程。

  在以公告現值加四成徵收公共設施用地的時期,有不少地主大罵﹁賊仔政府﹂,但也有更多徵收遙遙無期的地主,為求土地趕快變現,不惜付出﹁走路工﹂,拜託民代督促用地機關加緊徵收腳步,在原台中縣境某些已有望徵收的公共設施用地,更在地主與民代的合作下,年年調高公告現值,據說有相當大比率的公設用地,公告現值已離譜高於市價,如今要依市價徵收,這筆帳將如何處理?未來恐怕精彩可期。

  目前地政界都謠傳市價徵收可能七月一日實施,致使不少已在徵收時程內的公設用地業主,紛紛透過民代延緩徵收,造成建設局、交通局保留預算持續增多,預算執行績效不彰,利之所在,形成市府、地主、民代的多方角力現象,影響所及除了延宕市政建設的腳步外,對極度拮據的市庫更將造成嚴重的失血,結果仍是全民買單。

  政府通過市價徵地,對公設用地業主而言,是利多,也是正義的實現,但現行法令,一樣﹁地價﹂,多種名目,有課徵土地增值稅的公告現值,有課徵地價稅的申報地價,有徵地的市價,真是亂七八糟令人無所適從,地價、地價,應如何是好?

  ﹁地價﹂變動的影響,尚不止於此,近年逐漸被市民接受的﹁區段徵收﹂土地開發方式,可能因以市價徵收的規定而胎死腹中,在一般市民的印象中,區段徵收類似重劃,只有負擔比率高一些,但兩者卻有本質上的差異,區段徵收是市府先買斷土地而地主可以保留分配權,若市府已以﹁市價﹂徵收買斷,則地主保留分配權的意願相對降低,顯見區段徵收也已面臨改弦易轍階段。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