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芳明
當社會大眾仍在幻想政府能夠挽救經濟的時候,不少媒體為安渡經濟寒冬,已紛紛採取必要措施,繼中時裁員一半之後,聯合報亦計畫裁員一千,使不少新聞從業人員朝不保夕,一向尊榮異常的九一記者節,亦一年冷似一年。
一位資深記者說,報禁時期媒體不多,但線上記者互通聲氣,雖不免有壟斷新聞之嫌,但團結是力量,對記者的人身安全有極大防護作用,當時真的是見官大三級,縣市政府預算的通過,並非黨部及議會說了算,還得府會記者群點頭才算數。
報禁解除後,百花齊放百鳥齊鳴,媒體眾多,記者暴增數倍,新進人員誰也不服誰,力量互相抵銷,採訪報導的質量日益低落,甚至已經喪失主動挖掘問題的能力,淪落至仰賴政府單位餵食新聞資料,被政府單位牽著鼻子走,地位一落千丈,以前是一個府會記者抵得上三個市議員,現在是三個府會記者比不上一個市議員,所以現在議會開議期間,議事資料的分發,常常是記者比不上議員,這種狀況在過去是不可想像的事情。﹁記者當自強﹂。
由於新生代記者習於例行性記者會,而新生代官員亦誤以為這是新聞採訪常態,對不速而至的記者,常有錯愕反應,好像不預約就不能上門似的,殊不知傳統的採訪方式正是如此,記者除專題採訪外,平常有事沒事游走各單位,在閒聊中瞭解各單位狀況暨官員人品,未來有事報導時,才能對報導分寸有所拿捏若官員堅持閉關心態,則記者的想像空間將相形更大。
有一位記者說,他剛出道的時候很天真,以為在官場能交到朋友,但後來深切體會到官場無朋友,有的只是敬而遠之,所以他現在所界定的官場﹁朋友﹂,一為提供消息者,二為提供資源者,三為提供服務者,有此三者皆算有香火情,皆算朋友,凡事大可留有餘地,這大概屬於新聞界的異數之類。但比起早年某記者的名言﹁你不X他娘,他就不叫你爹﹂,已是文雅許多。
不論記者尊榮與否,記者所依存的新聞媒體,近年來確實年年難過年年過,獨樹一幟的蘋果日報,以鹹腥羶風靡全台,但對地方府會動態不是很重視,聯合,中時,自由過去的地方版曾是府會新聞掛帥,但聯合,中時的老板與胡志強私交甚篤,地方記者綁手綁腳,致使自由獨領風騷。
如今中時,聯合不堪經濟打擊,裁員收編,未來除自由獨佔山頭外,恐怕只有社區雜誌能夠監督府會運作,社區雜誌任重道遠,時代在變,環境在變,希望官員的心態追得上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