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風新聞宋柏誼報導
台中捷運藍線即將動工,施工期間的交通衝擊成為市民最關心的問題。台中市議員施志昌今(12)日針對捷運藍線交通衝擊的因應專案報告提出質詢,質疑市府規劃的替代道路是否能有效分流車流,並關切公車專用道拆除後的通勤影響,呼籲市府提出更具體的配套措施,減少施工對市民日常交通的衝擊。
施志昌議員表示,交通局規劃以五權西路、向上路及中清路作為捷運藍線施工期間的替代道路,但這三條道路本就車流量大,尖峰時刻經常嚴重壅塞。尤其向上路與五權西路跨越筏子溪時,已是交通瓶頸,而五權西路與中清路更因國道一號車潮影響,時常發生回堵現象。他憂心,這些道路作為替代道路,恐怕只會變成「大型停車場」,無法有效紓解車流。
他指出,專案報告中唯一的新增紓解措施為打通市政路,但市政路路段較短,車流仍需轉入文心路或環中路。然而,文心路作為南北向重要幹道,早已經常壅塞;環中路雖然有五線道,但車輛主要集中於外側兩線,其中80%以上的車輛為了便捷左轉或進入台74線閘道而擠在外側車道,造成內側三線道使用率低落。施志昌議員強調,若市府要將五權西路及向上路作為主要替代道路,相關路網勢必要同步調整,才能真正達到分流效果。
對於捷運藍線施工將拆除台灣大道中央分隔島、公車專用道,施志昌議員亦表達憂慮。他質疑,未來公車是否仍停靠原站,或是改至最外側車道停靠?
他指出,若公車仍停靠原站,快車道勢必將有大量車輛變換車道,增加交通事故風險;若改至最外側,則將壓縮機車族的行車空間,尤其台灣大道東海大學周邊的慢車道原本就狹窄,勢必造成更大的行車壓力。
此外,他也關切捷運施工對海線通勤族的影響。原先仰賴台灣大道公車專用道的上班族與學生,未來通勤時間恐將延長,遲到風險提高。施志昌議員詢問市府,是否有相關的班次調整計畫,以確保通勤族的權益?
施志昌議員強調,捷運藍線是台中市民期盼已久的重要交通建設,但施工期間的交通規劃至關重要,市府應優先考量如何將衝擊降到最低。他呼籲交通局長葉昭甫正面回應這些問題,提出更具體的應對方案,讓市民在捷運施工期間能夠順利通勤,而非陷入更嚴重的交通混亂。
施志昌議員最後表示,市府應積極檢討交通配套措施,確保施工期間的交通順暢,讓捷運藍線的推動不會成為市民的通勤噩夢。